首頁 ZETAIL X 耳機、喇叭 Bose Bose NC 700 主動降噪耳罩式藍牙耳機 開箱體驗:耳機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
Bose耳機、喇叭Z+TECHZETAIL X

Bose NC 700 主動降噪耳罩式藍牙耳機 開箱體驗:耳機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

1.1k
Bose NC 700 主動降噪耳罩式藍牙耳機 開箱體驗:耳機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

Z+點評:NC 700 很好地展現了 Bose 在消費性音訊產品上的技術實力。


本文目錄

1. 前言
2. ZETAIL X 客觀綜述

3. Bose NC 700 規格 、基本資訊
4. 開箱、外觀與設計
5. 配戴感受
6. 功能與使用體驗
7. 延遲與連線穩定性
8. 降噪與隔音表現
9. 聲音、續航表現
10. 尾聲


說到主動降噪耳機你會想到什麼品牌?相信大多數消費者腦海中最先浮現的都是 Bose 與 SONY,兩個品牌在近年你來我往的激烈競爭中,持續提高旗艦主動降噪耳機的成熟度。不過 Bose 在 2017 年推出 QC35 II 後,2018 年就完全沒有更新該系列,形同給 SONY WH-1000XM3 一枝獨秀的機會,讓人不禁好奇 Bose 到底是在準備什麼「大招」?

果然,今年中他們正式發表了有別於 QC (QuietComfort) 系列的全新旗艦主動降噪耳機,也就是我這次要開箱的 NC 700 (這兩家行業頂端的公司的產品命名策略真的很讓人頭痛…)。到底它有什麼強大與亮眼之處,讓 Bose 願意犧牲近兩年的時間來打造它?文章接下來我們就來好好聊聊~


「ZETAIL X 頭戴式藍牙耳機分數評比」現以即時性、圖形化、互動式呈現,可以完整列出所有測過的真無線藍牙耳機,也可以單獨檢視各耳機特定項目的分數高低。

「續航表現」測試方法:使用 AAC 音訊編碼格式,以 50% 音量循環播放同一播放清單,測試該耳機的連續音樂播放時間。從 30 分起跳,每 1 小時為 1 分。若耳機續航時間為 1 小時為 31 分;7 小時則為 37 分,以此類推;數字後之「+」、「-」、「=」符號分別表示測試結果長於、短於、等於官方公佈數據,無特別標示則表示無法測試續航表現,以官方公佈數據代替。


建議售價: NT$13,000 元
顏        色: 銀色、黑色 (本文開箱版本)
單體尺寸: 40 (mm)
耳機類型: 耳罩式藍牙耳機
藍牙版本: 藍牙 5.0
編碼格式: SBC、AAC
響應頻率: N/A
特殊功能: 可調式主動降噪功能 (ANC)、Bose Music 專屬應用程式、可使用無線或有線方式聆聽、觸控手勢操作、Bose AR


▲ Bose NC 700 的盒裝很有質感,設計也很簡單,感覺就像是個禮盒。

▲ NC 700 作為 Bose 最新的產品之一,當然也支援 Bose 現在力推的「Bose AR 音訊擴增實境平台」,至於這是什麼?我等一下會在〈功能與使用體驗〉完整介紹。

▲ 盒裝背面各國語言的 NC 700 特色介紹。同時在下方也可以看到 NC 700 有通過 Apple 的 MFi 認證,表示它在具備耐用性之餘,和 Apple 裝置也會有更好的連動性。

▲ 盒裝是側掀式的設計,首先可以看到一個硬殼的 NC 700 耳機收納盒,耳機與大部分配件都放在裡面。

▲ 上圖是盒裝中的所有配件,包括 NC 700 本身、硬殼耳機收納盒、USB Type-C 充電傳輸線、2.5 毫米對 3.5 毫米音訊轉接線,與一本說明書。

▲ 我很在意產品隨附的充電傳輸線上是否有品牌 Logo,令人意外的是 NC 700 的 USB-C 充電傳輸線上居然有 Bose 的 Logo,由此可見 Bose 很在意品牌。

▲ 硬殼耳機收納盒的內部如上圖,當中還有一個隱藏式的凹槽,蓋子是磁吸設計,可以把隨附的充電傳輸線、轉接線放在裡面,很獨特的設計。

不得不說,無論 QC35 II 的整體表現有多出色,它的設計看起來都難以達到大眾對於 2019 或是 2020 年的旗艦耳機的外觀要求,我想這也是 Bose 著手設計 NC 700 很主要的因素。NC 700 大幅簡化了機身結構,從外觀完全看不到任何一顆螺絲,比結構已經非常簡單的 WH-1000XM3 還激進,和 QC35 II 相比就更不用說了。

▲ 第一眼看到 NC 700,就可以感受到它的設計與主流耳罩式耳機有很大的不同,有一種「把頭帶鑲嵌在左、右耳罩內」的感覺,相當大膽。

▲ 右邊耳罩有 USB Type-C 的充電插槽。

▲ 右邊耳罩則是 2.5 毫米耳機孔,如果想要使用有線方式聆聽音樂也沒問題。

▲ NC 700 的頭帶採用流線型造型,相當特殊。

設計上,不用我說你應該也可以清楚感覺到 QC35 II 流露著一種「老派 (或者說『經典』)」的氣息,而 NC 700 則得益於更單純的結構更簡約的設計,成功打造出一種時尚的「未來感」,我想耳罩外側的左、右對稱一體成型應該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 NC 700 的左、右耳罩外側設計是完全對稱的,不像 QC35 II 的擺放方式比較「隨興」(如下圖)。而且一體成型不鏽鋼的耳罩也大大提升 NC 700 的質感。


▲ 上圖是 Bose QC35 II 的外觀,明顯沒有 NC 700 的「未來感」。(圖片翻攝自 Apple Store)

▲ NC 700 的左側耳罩有一個噪音控制按鈕,右側耳罩則有電源鍵 (上)、語音助理鍵 (下)。

簡化的結構並不代表弱化的耐用性,NC 700 不管是頭帶 (或稱頭梁) 還是左、右耳罩,都以不鏽鋼材質構成結構相當結實,即便打開到很大的角度我也不擔心它會斷裂,耐用性絲毫無須擔心。此外,這次 NC 700 的外殼表面採用磨砂質感烤漆觸感十分滑順舒適,質感出眾。只要你對 NC 700 的外觀不反感,其它部分應該都能讓你感到很滿意。


▲ NC 700 的耳罩可調整結構。


NC 700 的配戴感受可謂相當出色,雖然耳墊厚度不算很厚面積不大,僅能勉強將雙耳完全罩住 (因人而異),但得益於合成蛋白皮革非常柔軟的觸感,只要先將位置調整好,就算長時間配戴使用也不太會產生不適感。而且 NC 700 不像 B&W PX 在頭墊的舒適度「翻車」,Bose 在此處使用了泡棉襯墊柔軟度和厚度都很足夠,配戴舒適度應該能夠讓絕大多數消費者感到滿意。

▲ NC 700 的 L 與 R 標註在耳罩內。


▲ NC 700 的耳罩採用合成蛋白皮革材質,觸感非常柔軟。

▲ NC 700 的頭墊是泡棉襯墊材質,厚度算是很足夠。


▲ 頭墊的柔軟度不如耳墊,不過長時間配戴依舊不會不適。

使得 NC 700 的結構能夠簡化的一大功臣就是 Bose 新設計的「無級伸縮滑軌」,也就是 NC 700 的側臂長度不需要像許多耳罩式耳機一樣「一格一格」調整,設計非常前衛 (PX 的設計其實也很類似),不過如此也導致使用者在盲操作時很難直接將左右調整到相同長度 (且為了避免誤觸,滑軌的最大靜摩擦力很大),一定得要拿下耳機調整,只能說在追求設計極致的同時勢必要犧牲一點便利性與使用者體驗。


▲ NC 700 最短與最長的側臂長度比較。

這個新的滑軌設計還有帶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當我戴著 NC 700 在路上走的時候,時不時都會聽到一些「異音」,這應該是 NC 700 的滑軌與其軌道接觸的聲音,因為 Bose 需要替滑軌的軌道多預留一些空間,以免因公差造成產品無法使用。雖然這不是很嚴重的問題 (聲音很輕微),且如果你只在辦公室、家裡...等固定地點使用 NC 700 基本上就可以避免,但它作為 Bose 目前的主力產品之一,存在這樣的問題多少有點可惜。

▲ NC 700 的新設計導致使用者在移動中配戴時可能會聽到一些異音。


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的主動降噪耳罩式耳機都有自己的專屬行動裝置 App,以便使用者進行更多設定,Bose NC 700 的專屬應用程式叫做「Bose Music (iOS 使用者點我下載Android 使用者點我下載)」,App 的 UI 介面設計很簡潔、有質感,堪稱媲美 Jaybird 的 MySound,但穩定性還有進步空間經常需要重新開啟才能與 NC 700 成功連線


▲ Bose Music 是 NC 700 的專屬應用程式。

在 Bose Music 內,使用者可以自行調整 NC 700 的降噪等級、音樂控制、「噪音控制」按鈕的功能、慣用的語音助理、人聲的語言,以及韌體更新...等等可以設定的項目算是豐富,建議你一拿到 NC 700 就先設定。NC 700 讓我有點苦惱的是有時候你會在聽音樂的過程莫名聽到「提示音」卻不清楚發生了什麼,因為它的提示音種類太多,需要使用一段時間習慣後才能夠比較清楚,建議 Bose 可以在 App 內新增一個介紹所有提示音的頁面。


▲ Bose Music 的主畫面,設計很簡單易懂,不過上面的產品照片所佔的面積似乎有點大。


▲ 使用者可以在 Bose Music 內自己選擇偏好的語音助理,不過在 iOS 裝置上只有 Siri 可以選擇。

▲ 還記得 NC 700 的左側耳罩上有一顆「噪音控制」按鈕嗎?它的對應功能也可以在 App 內設定。

▲ 你可以在 App 內設定通話時自己聽自己的聲音的音量。


▲ 在「語言」選單中,你可以選擇自己偏好的語言,不過不知道為什麼國語的語音聽起來很「兇悍」XD。


▲ 在這個版本的截圖中,「自動關機」選單內只有上圖的選項,不過實際上 NC 700 會透過內建的動作感應器來偵測耳機是否有持續在移動,如果靜止超過一小時耳機依然會自動關機,所幸在最新版本的 Bose Music 中已經允許使用者自行開關這個功能,也因此我才得以測試 NC 700 的電池續航時間。

▲ NC 700 各個按鈕的功能。

從外觀設計就能夠看出 Bose 極力將 NC 700 推往未來,在耳機的操作上亦是如此。就和 WH-1000XM3 類似,NC 700 也是選擇「觸控」作為耳機的操作方式,而且位置都在右耳罩的外殼,比較不同的是 NC 700 因為耳罩中間有伸縮滑軌,所以實際的觸控操作區域只在耳罩前半邊。

▲ NC 700 的可觸控區域在上圖的 Bose Logo 位置。

NC 700 的音樂觸控操作手勢共有四種,分別是「雙擊播放 / 暫停媒體」、「上 / 下滑動調整音量大 / 小」、「前 / 後滑動切換下一首 / 上一首歌曲」、「長按了解預估剩餘可聆聽時間」;電話打入時,「雙擊接聽」、「長按拒接」。老實說,使用體驗比我想像的好很多,而且滑動手勢還挺酷的,不過偶爾會遇到操作沒有反應的問題,所以我建議 Bose 可以考慮在每次操作成功就發出一個簡短的實質回饋 (比如提示音或震動),這樣操作起來會更清晰明確。

▲ NC 700 所有支援的觸控手勢。


▲ 雙擊觸控區域可以「播放 / 暫停媒體」與「接聽電話」。


▲ 向前滑動可以切換至下一首歌、向後滑動切換回上一首歌。


▲ 向上滑動可以調高音量、向下滑動調低音量。同時從上面的 GIF 可以看到有時候觸控手勢會沒有反應。

NC 700 在功能與體驗上有兩個缺憾,首先是沒有「自動開 / 關機」的功能,所以即便你已經從收納盒拿出它並戴在頭上,還是需要自己手動按一下電源鍵才能將耳機開機。再來是缺乏「取下 / 戴上自動暫停 / 播放音樂」功能,大概是考慮到有誤偵測的風險,不過 Bose 如果可以把功能開啟與否的決定權交給使用者我想會是更周全的選擇。

值得一說的是,NC 700 也支援 Bose 近期一直在大力推廣的新技術,叫做 Bose AR。這項技術會搭配 NC 700 內建的動作感應器,如果本來一個物體從你的右耳發出聲音,當你人 180 度轉身後,它就會變成從左耳發出聲音 (因為物體位置沒變),簡單來說就是耳機試圖讓你感覺自己真的身處某個情境或場景


▲ Bose AR 是 Bose 目前大力推廣的「音訊擴增實境平台」。

聽起來很有趣,但目前有幾個現實的問題與困難有待 Bose 解決。從我上述的說明可以發現,Bose AR 需要硬體 (動作感應器) 與影視內容相結合才能有效果,所以過去的舊產品受硬體限制無法使用,而新產品雖然可以,卻也要考量 Bose 到底在行業有多大的影響力可以推動內容生產者去針對 Bose AR 特別製作內容。而且這些內容不能只有聲音,因為人類還需要視覺影像才能夠真正感到「身歷其境」,不知道需要耗費多少經費、精力與時間來生產這些內容


▲ 目前 Bose 旗下僅有三款產品支援 Bose AR,數量很少。

而且回到最眼前的問題:目前那些條列在 Bose AR 網頁上的遊戲與 Apps 本身品質與吸引力都不夠,甚至有很多根本都沒有在臺區的 App Store、Google Play 商店上架,對多數使用者而言只是「看得到吃不到」。不過我認為 Bose 若能 (或說「願意」) 將 Bose AR 的平台拓展到特殊教育領域應該會是不錯的想法,如此一來便能增進視障學生的學習機會與拓展他們的「視野」


Bose NC 700 是我近期開箱的耳罩式耳機中,唯一一款搭載藍牙 5.0 晶片的,由此可以看出它的旗艦產品定位。實際體驗方面,NC 700 確實有著比採用藍牙 4.1 的 PXUrbanista New York 更出色的連線穩定性,在我使用的這段時間以來,只有遇到過一次音訊瞬間斷掉又迅速恢復的情形,而連線距離在中間沒有遮蔽物的情況下,最遠也大約可以到 10 公尺左右,表現十分良好。

▲ Bose NC 700 搭載藍牙 5.0,連線性能相當良好。

▲ 因為有通過 MFi 認證,所以相對就保證了 Bose NC 700 與 iOS 裝置的連線穩定性在水準之上。

NC 700 很方便的一個功能就是透過 Bose Music 的 App,它能夠同時與多款裝置連線,所以即使你在多個裝置之間來回切換使用,都可以順利從 NC 700 播放影音內容,這是 PX 做不到的。另外,不仔細看的話,基本上不會注意到聲音、畫面有延遲,簡單來說,NC 700 的延遲表現比 PX 好,比 New York,已經算是可圈可點。


▲ 透過 Bose Music,你可以與多台裝置同時連線,並且自由切換音訊來源。


終於來到 NC 700 的最大賣點:主動降噪,不過我當然不會單純跟你說它的降噪表現很好,因為這完全在預料之中,重點是有「多好」。好的主動降噪仰賴「硬體」與「軟體」的相互配合,Bose 為此替 NC 700 設計了一套「適應式麥克風系統」,總共放了多達 8 個麥克風在 NC 700 的內、外側,不過只有 6 個是用來進行主動降噪。當你講電話時才會啟用另外 2 個麥克風以及 6 個中的 2 個來進行通話降噪,如此一來彼此都能聽清楚對方的聲音。

▲ 你在 NC 700 的機身上可以看到很多「孔」,那就是它的麥克風,數量多達八個。(照片提供 / Bose 臺灣)

有別於 SONY 提供 20 段的降噪等級,Bose 只有 11 段 (0 到 10),我自己比較喜歡 Bose 的作法,把降噪切割成這麼多等級其實用意並不大。另外,調到 0 的時候會透過麥克風來接收外界聲音,就是所謂的「透明模式」。NC 700 在主動降噪下,會有非常輕微的底噪,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比起 PX 來得好很多。

▲ 當你將降噪等級調到 0 的時候可以開啟「透明模式」,這時候可以讓外界的聲音變得更清楚。(照片提供 / Bose 臺灣)

不得不佩服 Bose 的技術實力,NC 700 的主動降噪表現令人非常驚艷,在開機以及切換降噪等級時,Bose 刻意用漸進、淡入的方式,讓使用者感受到外界噪音逐漸被消除掉,那種感覺真的很棒。走在馬路上,雖然 NC 700 沒辦法把汽、機車的噪音完全消除,不過只會留下它們行經的低頻,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這樣用起來也比較安全,我覺得是無傷大雅。

NC 700 就和其它主動降噪耳機一樣,對於高頻的降噪能力比較差,所以在捷運站時,你會察覺到四周的人在講話,但是聲音變得非常小,聽起來有種「真空」的效果。雖然 NC 700 很難將周圍噪音完全消除,不過那主要是因為捷運站、馬路旁本身就太吵了,能做到這樣已經十分出色了。

▲ NC 700 的降噪效果很明顯,令人印象深刻。(照片提供 / Bose 臺灣)

如果你只是在房間、辦公室使用,想提升專注力與工作效率,NC 700 也很適合,無論是冷氣聲、電風扇聲 (NC 700 幾乎沒有風噪)、打字聲都一乾二淨,甚至我還有遇過很多次別人在旁邊跟我說話我都沒聽到的情況,形同「與世隔絕」。整體而言,NC 700 的降噪表現非常優異,雖然我沒有拿 WH-1000XM3 一起橫向對比,但即便兩者有孰優孰劣,肯定也只會是「非常好」與「超級好」的差異,完全不用擔心。

▲ 如果你在讀書、工作,不想受到周遭噪音的干擾,NC 700 就是一副很適合你的降噪耳機。


雖然 NC 700 不支援 aptX (含) 以上的音訊編碼格式,但它的聲音表現依舊不錯,而且在單體擺放方式上有點斜角,如此一來可以將聲音更直接傳到耳朵內,是考量聲學而做的設計,市面上很少有這樣設計的耳機,除了 NC 700,我也只有在 B&W PX 上看到過。

▲ NC 700 的單體採用斜角擺放,用以提升聽感。

以下來分享我的個人聽感,不過因為每個人對於相同耳機的感受都不同,所以還是強烈建議你親自到實體店面試聽看看再下結論。NC 700 的聲音同樣走的是三頻均衡路線,有點偏冷低音份量不多不少剛剛好,稍有彈性高音很清亮解析力良好,但是在聆聽一些比較乾淨、柔和的女聲時,人聲會有種悶悶、被樂聲蓋過的感覺,而且聲音的流暢性與定位都比 PX 稍差,有點可惜。

▲ NC 700 恰到好處的低音份量很適合用來播放電音,而不會產生「被低音轟炸」的感覺。

根據 Bose 的說法,NC 700 的續航時間為 20 小時,我也一樣做了 ZETAIL 的耳機標準續航測試 (將耳機與 Apple iPad mini 5 連線,連續以 50% 音量播放音樂),NC 700 共連續播放 22 小時 21 分鐘,稍微超過了官方宣稱的時間,就實際使用而言很夠用了,不過以價位來說,表現還是有進步空間。另外,Bose Music 預估的剩餘使用時間還挺準的,有一定參考價值。

▲ NC 700 的續航表現雖說不上突出,但已經非常夠用。


就功能與降噪表現而言,NC 700 和 QC35 II 並沒有太大差異,但 NC 700 的外觀「改頭換面」,徹底褪去了 QC35 II 的色彩,是一款全新設計、重新出發的產品,NC 700 是款帶有實驗與概念性質的產品,這也是為什麼 Bose 沒有直接淘汰 QC35 II。它的出現本就不是為了取代誰 (至少此時此刻不是),而是在挑戰大眾對於耳機結構的刻板印象,探索更多可能,也許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它的設計,但就設計思路而言,NC 700 才是未來。


責任編輯:胡思玄

本文作者
胡思玄

ZETAIL 創辦人、總編輯。 喜歡研究科技產品、技術與市場,對於科技產品有獨到見解。曾經歷過消費者購機時的猶豫,所以打造了消費者導向的科技媒體 - ZETAIL。我們將會持續替大家帶來高品質的文章,謝謝您們的支持,我們將持續進步!



版權聲明©️

DMCA



在社群媒體關注 ZETAIL

探索更多來自 ZETAIL 科技心感動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

探索更多來自 ZETAIL 科技心感動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