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ips TAH6506 主動降噪 耳罩式藍牙耳機 開箱評測:追求輕量小巧的獨特面貌
說到 Philips 飛利浦,你會想到什麼?是電燈泡,還是刮鬍刀?其實他們在消費性音訊領域,無論是耳機、喇叭都有代表性產品,實力不容小覷。今天我要開箱的是 Philips TAH6506 耳罩式耳機,它在不到三千元的價位,提供了輕量化的設計,以及主動降噪、多點連線等功能,到底值不值得入手?一起來看看它的表現吧!
查看原文說到 Philips 飛利浦,你會想到什麼?是電燈泡,還是刮鬍刀?其實他們在消費性音訊領域,無論是耳機、喇叭都有代表性產品,實力不容小覷。今天我要開箱的是 Philips TAH6506 耳罩式耳機,它在不到三千元的價位,提供了輕量化的設計,以及主動降噪、多點連線等功能,到底值不值得入手?一起來看看它的表現吧!
查看原文距離 AONIC 50 推出已經一年多,不過 Shure 這次帶來的是產品定位和定價都降低,整體更輕巧的 AONIC 40 。進軍中高階耳罩式耳機的戰場,可見 Shure 想提高品牌能見度的野心,但種種改變到底是讓它更精緻,還是縮水?今天就跟著我一起來看看 Shure AONIC 40 各方面的表現如何吧!
查看原文不久前我才評測 Soundcore 的 Life Q30,今天要評測的則是它的升級款:Life Q35。從產品型號不難猜測它的改變幅度不大,除了音訊編碼格式加入 LDAC,其它主要是透過各方面小升級,來提供更完整的使用體驗,接著話不多說,就一起來看看 Soundcore Life Q35 的實際表現吧!
查看原文雖然真無線藍牙耳機有自由的使用形態,但對更在意音質和續航時間的使用者而言,耳罩式耳機仍有它的吸引力。之前我評測過 Soundcore 的 Liberty 2 Pro 和 Air 2 Pro,今天則要將目光轉向 Soundcore Life Q30 ,究竟售價不到三千元的它能帶來什麼表現?一起來看看吧!
查看原文你覺得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特色能夠濃縮成一款耳機嗎?Urbanista 覺得可以。之前我開箱過他們的 New York 和 Athens;現在,趁著即將邁入夏季,他們要把 Miami 的豔陽和熱情帶給我們,到底全新的 Urbanista Miami 能不能真的帶來耳目一新的體驗,接著我們一起來看看!
查看原文前不久我開箱了 SHURE 的 AONIC 215 真無線藍牙耳機,這次則要將目光轉到同系列的 AONIC 50。從它加入主動降噪,而且售價與競品相當,甚至更便宜就可以看出,SHURE 這次是鐵了心和其它消費性耳機品牌一較高下,至於 SHURE AONIC 50 到底有沒有足夠的產品力?接著看下去就知道!
查看原文雖然 Sennheiser MOMENTUM 3 未必每一項指標都是最好,不過憑藉著整體中間偏上的平穩表現,依舊讓 MOMENTUM 3 得到了不錯的最終評價。相較 Bose 與 SONY 的主流,頗具自身特色的 Sennheiser MOMENTUM 3 Wireless 也代表著主動降噪耳機的另一種聲音。
查看原文說到主動降噪耳機你會想到什麼品牌?相信大多數消費者腦海中最先浮現的都是 Bose 與 SONY。今年中 Bose 發表了全新旗艦主動降噪耳機,也就是我這次要開箱的 NC 700,到底它有什麼強大與亮眼之處,讓 Bose 願意犧牲近兩年的時間來打造它?文章接下來我們就來好好聊聊~
查看原文本著他們對城市的熱情與想像,除了品牌名稱,連旗下的耳機與喇叭都用城市來命名,像是 San Francisco、Seattle、Brisbane…等。而我今天要開箱的則是 New York,大概是為了反映紐約市的熙攘與繁雜,New York 加入了主動降噪功能,到底它的表現如何?今天我就帶你來好好認識它!
查看原文雖然音響才是 B&W 的老本行,不過他們早在九年前就涉及耳機領域,至今已經發表多款旗艦耳機。面對近幾年的「主動降噪」風潮,他們也沒閒著,在 2017 年底推出了自家第一副主動降噪耳機,也就是我今天要開箱的 PX。一款兩年前的耳機用當今的標準來看是否會明顯遜色?它的降噪能力又是如何?本篇文章,我會盡可能給你答案
查看原文